社會工作專業是适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崛起的專業,這是一個受到政府高度支持并大力推動建設的朝陽專業。社會工作專業為國家培養社會管理、社會政策和社會福利保障方面的各層次專業人才。特别是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推動下,社會工作專業迅猛發展,成為一個滿足社會保障和社會政策需求的、與世界各國大學對接的、國際化程度非常高的專業。
北京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社會管理)專業旨在培養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咨詢等領域的專業人才,畢業生主要在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新聞媒體等機構工作。畢業時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一)社會工作專業課程學習三大模塊
社會工作專業強調技能培養與理論學習相結合、行動能力與思考能力相結合,專業課程設置形成了三大平行模塊:
(1)工具技術類(主要有社會調查方法、社會統計原理、SPSS軟件應用、質性研究方法、社會項目評估、語言英語等課程)
(2)管理類(主要有社工行政管理、組織社會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政治學概論、社會政策學、社會保障原理、社會行政、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企業社會工作等課程)
(3)基礎類(主要有社會學導論、管理學原理、社會工作導論、社會學理論、社會心理學、社會人類學、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現代社會福利思想等課程)。
(二)人才培養體系
北京科技大學的社會工作專業始建于2000年,秉承社會學系“人性化關懷,理性化培養”的人才培養理念,經過近15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三條比較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
(1)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實踐基地教學和畢業實習相結合的多元複合教學體系。
社會工作專業的課堂教學以講授專業基礎理論、方法和技能為主,實驗教學以實驗室模拟實驗為主,實踐基地教學以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校外實習基地實踐為主,畢業實習環節要求學生在實際工作崗位深入調查體驗并在導師的指導下将學習所得寫成畢業論文。學校曾先後投資百餘萬元建成了社會工作實驗室、社會調查與統計分析實驗室,為培養社會工作專門人才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社會學系同海澱區相關的政府部門和多家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建立了實習基地和項目實習點。通過社會實踐,使學生明确了專業的定位,增長了社會工作專業技術的認識。
(2)本校學習與外校學習、國内學習與國外學習相結合的聯合培養體系。
本專業本科生在大學期間可作為交換學生到我國台灣地區的輔仁大學、東海大學、屏東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等學校,以及大陸地區的華東理工大學(上海)、華南理工大學(廣州)、中南大學(長沙)等學校交流學習一年。此外,自2014年起,本專業與英國鄧迪大學啟動了“3﹢1交換生項目”(本專業學生學期期間可到鄧迪大學交換學習1年)和“3﹢1﹢1直通車項目”(本專業優秀畢業生在獲得本校學士學位後可推薦到鄧迪大學直接攻讀領導學碩士學位)。此外,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每年都會邀請海外名校教師來我校給本科生講學,國際交流互動頻繁。
(3)本科、碩士和博士鍊接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社會工作專業隸屬于社會學學科,在本科層次,設有社會工作本科專業;在研究生層次設有社會學碩士點和社會工作專業碩士點(MSW);在博士研究生層次,設有組織管理與組織創新研究方向。總之,在培養層次上能夠為學生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
(三)就業與發展
我校社會工作專業學生主要就業崗位為:政府部門公務員、事業單位機關和企業行政管理崗位、非營利組織管理崗位及技術崗位、網站新聞媒體編輯和個人創業。
考研、出國留學和參加工作是社會工作專業本科畢業生的三大主流去向,其中,在北京的就業率非常高,其中,多名學生考取了民政部、外交部、安全部、北京市政府等重要黨政機關的公務員。。最近三年的統計數據統計,有50%左右的學生去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新聞媒體、社區、福利機構、國際非營利組織、等機構從事社工行政、機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咨詢、新聞采編等工作。本專業每年有50%左右的學生前往賓夕法尼亞大學、華盛頓大學、匹茲堡大學、愛丁堡大學、滑鐵盧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外内名校繼續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