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科研機構  

公共管理系  

我校公共管理學科是全國範圍内起步最早的學科之一。1993年招收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生并于2008年啟動雙學位招生。2000年獲行政管理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同年成為全國首批24所公共管理碩士(MPA)授予權單位之一。2005年獲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MPA通過教育部合格評估并評為“優秀”,2010年開始招收雙證學生。2020年獲批“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二級交叉學科博士點。

公共管理系教學團隊和師資水平卓越。師資隊伍中,吳群芳老師為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百人工程”學者人選;陳閩紅、馮英、楊志雲老師獲全國優秀MPA教師稱号;呂京生、吳群芳老師獲全國優秀MPA教育工作者稱号;陳閩紅老師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公共管理學科注重青年教師引入和培養,提升教師的國際化水平,教師中88%具有獲國外學位、赴國(境)外訪學、培訓與交流的經曆,比如赴國(境)外知名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劍橋大學、羅格斯大學、英國約克大學、愛丁堡大學、日本愛知大學、加拿大女王大學、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台灣政治大學等進行訪學與合作研究。

行政管理專業,研究政府對市場和社會進行有效管理的規律,關注國家優良治理,關心公共政策的制定實施,是與國家治理、社會治理變革相關度最高的專業。

畢業生主要到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和第三部門從事行政管理、政策法規研究、人力資源管理等工作,以及高等院校及科研單位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大量品學兼優的學生到國内“雙一流”高校,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廈門大學、同濟大學;或國(境)外常青藤院校,如賓夕法尼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愛丁堡大學、華盛頓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繼續深造。

公共管理系為學生積極提供各類實踐活動機會,學生積極參與“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北京市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首都大中專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等項目,并屢次斬獲大獎。

辦公電話:010-62332425  


法律系  

法律系成立于1996年,當年即開始招收全日制法學本科專業學生;2004年開始設立民商法學碩士研究生點,2006年增設經濟法學碩士研究生點,2010年開始招收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法律系取得了突出成績。在組織結構方面,法律系擁有一個研究機構: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一個教學管理機構:法律碩士管理與指導中心;兩個實驗室:案例診斷室與模拟法庭。依托上述機構,法律系教師承擔了數十項國家級與省部級課題,以及聯合國等國外機構委托的研究課題,在法學專業核心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出版專著十餘部、教材十餘部,在法學理論與實務界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法律系擁有民商法、經濟法和法律碩士三個法學二級碩士學科點。

目前,法律系被選定為教育部法學教育指導委員會理事單位。現階段,法律系擁有在編教師15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0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0名。此外,為增強學生的法律務實能力,法律系與法院、檢察機關、行政機關以及律師事務所等建立起廣泛的聯系,聘請了數名既有法學理論功底,又具有豐富司法實踐經驗的司法實務界專家作為我系的兼職教授。  

辦公電話:010-62334882  


社會學系  

社會學系2009年成立,其前身是社會學與政治學系的社會學教研室;2009年,學校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學教研室劃歸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學教研室獨立成系。

社會學系現有社會工作本科點、社會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社會工作專業碩士點。社會工作本科專業1999年獲批,2000年招生。社會學二級學科碩士點2007年獲批,一級學科碩士點2017年獲批。社會工作專業碩士點2014年獲批,2016年招生。經過10餘年的建設與發展,社會學碩士點逐步形成了組織社會學、健康社會學和城鄉社會學三個穩定的學科方向;與此相應,社會工作碩士點正在建設社會組織管理、健康社會工作和城鄉社區治理三個特色方向。

目前,社會學系有15名專任教師和10餘名兼任教師。90%以上專任教師有北大、清華、人大等國内名牌大學博士學位,70%以上教師有歐美國家留學研修經曆,2名教師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日本愛知大學博士學位,1名教師擔任教育部全國高校社會學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在過去10年,社會學系教師成功申請了10餘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同時,他們在《社會學研究》、《社會學評論》、《社會》、《社會科學》、《中國人民大學學報》、《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中英文學術論文上百篇,得到學界同行的認可。

辦公電話:010-62332359


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

北京科技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是國内較早設置“高等教育管理”專業的單位之一,成立于20世紀80年代,其前身為“高等教育研究所”,創立之初便将高等教育與教學理論、教育戰略與規劃和高等教育管理設為3個主要學科發展方向。1985年,經國家學位辦批準,我所與北師大等合辦我國第一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生班,1989年獲得“教育管理”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1995年與北京師範大學聯合中報“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博士點獲批、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目前,我所主要招收公共管理(教育管理方向)研究生,在讀的各類研究生近60人(包括學術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一帶一路”中英文授課留學生、少數民族骨幹生、MPA),每年亦有博士後進站開展合作研究。自2017年起,我所增設Public Administration(Educational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on)碩士專業,開始招收“一帶一路”國家英文授課留學生,每年單獨成班,該領域留學生的專門培養在部屬高校範圍内可稱作發展的特色亮點,為“一帶一路”國家的教育管理事業持續輸送高層次人才。

目前,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共有專職教師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有5人,博士在讀1人;有海外訪學、學習經曆的教師4人),其中教授2人,講師4人,他們分别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的教育經濟與管理相關專業。教師團隊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教育管理學、教育經濟學、教育技術、教育發展戰略與政策、教育财政學、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新時代行業高校發展、研究生教育與高質量就業等。

辦公電話:010-62332861


人文素質教育中心

藝術教育中心成立于1995年,其前身為1984年設置的社會科學其文學藝術研究室。  

藝術教育中心負責文藝學碩士點的教學工作,擔負全校人文素質類課程的教學組織和文學藝術類課程的教學工作。現有在編教師9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6名,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名。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級、市級)、文秘專業(高職)等均依托藝術教育中心開展工作。  

課程建設方面,藝術教育中心主持開設“大學語文與應用寫作”、溝通與交流兩門校級必修公共課程及多門文化藝術類選修課程、其中“服飾與中國文化”、“圍棋與中國文化”獲得校級免檢課程。  

科研及建設方面,藝術教育中心依托“文藝學”“文化素質教育”兩個學術梯隊進行科研建設。近年來,先後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出版學術專著10餘部,主編、參編教材近10部,主持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0餘個。  

專業建設方面,藝術教育中心擁有文藝學二年級學科碩士點和現代文秘高職教學點。文藝學碩士點自設置以來,先後培養了10屆20餘名畢業生。現代文秘高職教學點初設于1997年,15年來,先後培養了現代文秘、涉外文秘、網絡編輯、文化創意策劃等4個專業方向的近千名學生,并逐漸發展成為北京科技大學分校的品牌專業。

素質教育基地建設方面,藝術教育中心除承擔人文素質教育基地的日常性工作外,具體負責組織實施人文知識競賽(校級、市級),主持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調研,配合教務主管部門予以落實。  

其他工作方面,藝術教育中心配合校文化素質拓展中心,參與學生藝術社團的指導工作。在校工會的指導下,負責教師攝影協會的日常工作。    

辦公電話:010-62332359  

 

教輔實驗機構--實驗中心  

文法學院自2003年開始,用國家修購款及自籌資金陸續建立了具有文科特色的五個專業實驗室,分别是社科信息調查與分析實驗室、社會工作實驗室、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藝術鑒賞實驗室、電子政務實驗室以及情景模拟實驗室。實驗室共投入建設資金約300多萬元,總設備數為200多台/件,總使用面積為381平方米(128平方米、64平方米、87平方米、64平方米、38平方米)。  

實驗中心服務對象主要是文法學院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及MPA學員。内容主要是教學計劃内實驗課程;第二課堂;學生有組織的培訓、興趣愛好活動;網絡案例教學;結業論文等。  

實驗中心針對所屬五個實驗室,制訂有各種規章及管理制度,分别是:實驗室學生守則、實驗室開放管理制度、實驗室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實驗室設備管理和賠償制度、實驗室設備使用及操作規程。  

辦公電話:010-62334155  

 

社科信息調查與分析實驗室  

社科信息調查與分析實驗室是2004年申報的國家修購項目,财政撥款40萬,自籌資金10萬;面積128M2,設有62個機位。實驗室主要面向文法學院本科三個專業學生上機和實驗、本科生論文結業、研究生論文結業。  

實驗室儲存有大量文科應用數據及軟件,其中包括人大報刊複印資料72個數據庫,并可以通過網絡訪問校圖書館14種光盤數據庫、18種網絡數據庫。安裝的軟件有數據統計軟件、心理咨詢軟件、電子政務及辦公自動化模拟應用軟件等。  

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于計算機中心展開的實驗課程有《SPSS軟件應用》《網絡與辦公自動化》《信息管理概論》《計算機應用實踐》等,學生通過實驗課完成社科信息的收集和統計,借助自然科學的方法,建立人文社會科學模型,以輔助理解所學知識。  


社會工作實驗室  

社會工作實驗室是2004年在原有的社工實驗室的基礎上,追加26萬元建成的文科專業實驗室。其總投資45萬元左右,室内面積64M2。  

社會工作實驗室包含一整套以教師講授、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實習技巧訓練為主要内容的教學設備和系統。學生和老師可在高度控制和可監測的環境中實現角色扮演、情景互動,同時指導老師可以通過實驗室的監測設備(例如單面鏡、攝影儀)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進行督導,有效地改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社工實驗室的個案工作、小組工作是比較有特色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這一特點在社工實驗室中得以充分展現。  


藝術鑒賞實驗室  

藝術鑒賞室根據教育部有關本科生在校期間應修讀2~4個藝術類課程學分要求而建設,是我校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總投資75萬元,室内面積87M2。面向全校本科生公共選修課程。院藝教中心面向全校同學開設的選修課程分為普及類和提高類。普及類旨在普及知識、培養興趣,獲得相關基本技能。提高類課程針對藝術團成員,或具備相當水準的學生。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藝術技能,使學生特長得到發揮。  

普及類課程以講授和欣賞為主,通常為全校任選課。提高類課程增加演練和實踐,通常與學校藝術團合作,以第二課堂形式或以限選、指選的形式安排。  

鑒賞實驗室通過建築聲學設計和裝修,達到教學對聲學環境(清晰、豐滿)的要求,全頻混響時間T60控制在0.6秒。背景噪聲限值控制在NR35。室内不出現共振、回聲、駐波、聲聚焦等聲學缺陷及建築聲學缺陷。  

室内配備良好音視頻設備。擴聲設備主要有音箱(主、中置、環繞、低頻及相應功放);控制設備有數字調音台、電子分頻器、壓限器、圖示均衡器、效果器、反饋抑制器;音源設備主要有話筒、DVD機、錄像機等。擴聲系統要求聲場定位準确,聲場分布均勻。視頻設備主要有多媒體投影機、電動投影幕、視頻分配器、液晶電視。     

室内還結合課程安排,配備有鋼琴、古筝、電子合成器等樂器。     

在這樣一個非常好的軟硬件條件下,學生可以欣賞到真正優美的音樂和圖像。  

 

電子政務實驗室  

電子政務實驗室借助社科信息調查與分析實驗室網絡平台,增加B/S架構服務器、電子政務模拟軟件及教師工作平台得以形成。在電子政務實驗課上,學生可以以政府公務員、企業、公衆等不同角色進入教學模拟系統的後台(面向政府機關的辦公自動化系統或職能部門的業務處理系統)和前台(面向企業和公衆的門戶網站)進行實際操作。通過這種實際操作和情景式教學方式,使學生了解電子政務的整體形态。了解政府内部管理與外部管理和服務等各個電子政務系統運行的方式。  

 

情景模拟實驗室  

體現人文社會科學特點建立的情景模拟實驗室,為社工、行管、法律專業學生增加了新的實踐教學方法。情景模拟教學法以能力培養為目标,按教學内容和背景材料設計場景情節,學生根據情節設計扮演其中各種角色,身臨其境,以激發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實驗室内4個不同角度攝像頭覆蓋全部活動場地,其中一台配備360度高速球型雲台,可實現快速跟蹤定位。實驗内容可以自動錄制、實時網上直播以及日後網上點播。指導教師也可以在其它網絡教室帶領其他同學在網上同時進行觀摩評測。  

情景模拟實驗室的建設通過網絡拓展了現有實驗空間,指導教師可以根據本專業特色,結合教學内容和背景材料方便的設計情景和角色。情景分析和總結評價可以安排與實驗同步進行,也可以布置作為同學課後在網上點播完成的作業。  


 黨政管理機構、群衆團體  

黨委辦公室電話:010-62334218

學院辦公室電話:010-62334188

教務辦公室電話:010-62332007(本科) 010-62333011(研究生)

學生工作辦公室電話:010-62332346


>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