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非正規就業的“超不穩定性”及主題應對 ——文法學院第二期學術午餐會順利舉辦

發布日期:2021-09-28

浏覽數:

疫情之下非正規就業的超不穩定性及主題應對

——文法學院第二期學術午餐會順利舉辦

2021年9月28日午12點,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學術午餐會第二期在文法樓210順利召開。屆時文法學院法學、行政管理、社會工作等各專業老師出席本次會議。文法學院黨支部書記社會學系副教授邢朝國擔任本次會議主講人,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副院長楊志雲擔任主持人

6G6A9117.jpg

在主持人向在場各位介紹開展本次會議的目的和意義後,會議正式開始

6G6A9092.jpg

本次邢朝國老師帶來的主題是“疫情之下非正規就業的‘超不穩定性’及主題應對——以北京地區月嫂為例”。

6G6A9110.jpg

首先,邢朝國教授研究問題的提出進行了講解。新冠疫情的爆發打破了原本平衡的生活,新冠疫情給全球範圍内的非正規就業帶來了嚴重沖擊,作為非正規就業的一種重要類型,家政工人受到疫情的沖擊也極為嚴重。通過對文獻進行梳理,邢教授向各位老師詳細說明了非正規就業的特點和産生原因,性别與非正規就業間的潛在關系和“不穩定性”的具體描述及應對。

随後邢教授從女性、流動性、中介制、不平等交叉和受疫情影響明顯五個方面介紹了中國家政行業生态及疫情影響。家政行業在疫情影響下的不穩定性體現在流動的超不穩定性居住的超不穩定性工作機會減少且競争激勵以及單子價格下降且充滿不确定性。經過研究調查,北京月嫂對于以上情況均有采取相關措施,比如:協同穩定化,聽從公司安排并且積極與客戶協商,消除工作空檔期;自我穩定化,規避跨省流動,以免出現工作防控疫情上的問題,或者選擇直接回家,暫時停止手頭上的工作。

最後,邢教授對本次會議主題提出結論。在疫情沖擊之下,月嫂的流動、居住和工作呈現出高度不穩定性。總體上,非正規就業的不穩定性被疫情放大,從相對不穩定到高度不穩定,送相對可控到難以控制,從工作領域擴散到流動、居住之類的生活領域。

接下來是現場提問環節,對于如此新穎的話題,每位老師都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各位老師結合自身學術方面相關知識對以上邢教授的講解提出疑問并與現場老師一同讨論,現場氣氛非常活躍。

文法學院學課衆多,學術午餐會的開展增進了各專業老師相互之間學術交流機會,邊吃午餐邊交流,方便在場老師集中交換學術想法,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圖文:古麗孜巴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