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歲月映初心——文法學院舉辦2024年退休教師榮休會

發布日期:2024-11-14

浏覽數:

清霜冷絮冬又至,寒色不遮萬山翠。恰逢立冬時節,文法學院于2024年11月7日舉辦了以“莫道桑榆晚,歲月映初心”為主題的本年度退休教師榮休會。黨委書記趙寶永、院長魏增産、副院長王霁霞、許斌等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及相關系所主任、黨支部書記、青年教師、工會委員、學院機關有關人員等參加會議,共同向法律系榮休教師李婉平、溫耀原,以及人文素質教育中心榮休教師張健等緻以真摯的感謝與祝福。榮休會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學院分工會主席李虹主持。

魏增産在緻辭中強調學院對此次榮休會高度重視,對榮休教師緻以真摯感謝與祝福,并指出三位老師是陪伴學院從最早的馬列教研組到社會科學系,再到文法學院一路風雨兼程的見證者和同行者。文法學院因為有像三位老師這樣長期堅持守正創新、接續奮鬥的奠基者,學院的發展建設才能栉風沐雨、奮楫揚帆。

随後,李虹介紹了本次榮休會的前期準備、采訪和收集系所(中心)師生對榮休教師的祝福以及寄語等工作。王霁霞和法律系黨支部書記徐銘勳逐一誦讀了師生們對榮休教師的感言與祝福,暖心的文字展現了三位榮休教師從教生涯的點滴,生動描繪了一幅榮休教師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學院發展的熱土上揮灑滿腔熱血的畫卷。

系所(中心)與會教師逐一分享與三位榮休教師日常相處和工作中受到的照顧及啟發。“婉平老師就像是我的姐姐一樣,每當我遇到困難我都會聯系婉平姐姐尋求幫助”,一位教師的話語中透露着對李婉平老師發自肺腑的感謝。另一位教師感慨道,“溫老師人如其姓——溫文爾雅、溫柔敦厚”,對待同事是“潤物細無聲”的熱心幫助,對待學生則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的厚重力量。“還記得以前和張健老師一起聊攝影,互相欣賞作品的日子,真的令人難忘”,一位教師回憶到。青年教師代表表示,感謝三位榮休教師在其教學工作中的無私幫助和耐心指導,特别是榮休教師将從教生涯一直講授的課程手把手教給青年教師,令青年教師深刻地體會到老教師們無私奉獻的師者風範和學院“寬容和諧,學習研究”的文化氛圍。

伴随着舒緩的鋼琴曲,兩位青年教師代表登台為與會的榮休教師帶來一首汪國真的詩朗誦——《感謝》,借由詩中收獲、捧起、撷取等與之相對的四時之景,飽含深情地傳遞出對榮休教師熱烈的愛戴與祝福。

朗誦結束,趙寶永、魏增産代表學院向榮休教師贈送了紀念品和花束,并祝願三位教師退休生活美滿順遂。

憶往昔歲月,屏幕上滾動的一張張照片講述着三位榮休教師從教生涯點滴故事。張健回顧了自己在學院40年工作的難忘經曆,同時也對學院的發展充滿期待,希望青年教師能夠扛起學院發展的重擔,争取更加輝煌的成績。李婉平總結道,從教多年讓其養成了寓教于學的思維方式和習慣,并與同事們建立了深刻的友誼,未來也将繼續關注和關心學院的發展。溫耀原回憶了初來學院的場景,并表示教書經曆是自己職業生涯兩個階段中的第二階段,感謝學校及學院搭建的教學科研平台,使得自己能夠将對外經貿工作中積累的實踐經驗應用到教學中,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會議最後,趙寶永總結發言。他指出,三位榮休教師是學院青年教師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教師的指示和要求的榜樣,青年教師要向榮休教師學習,争做“大先生”,将教書育人與自我修養相結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做學生的“四個引路人”。恰逢立冬,既是休養生息的時節,也是春天的前兆,榮休并不是教師職業生涯的結束,同時也是三位教師人生曆程的又一個春天,期待榮休教師能繼續關注學院的發展,助力青年教師成長,為學院在深化新時代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建言獻策。

歲月映初心,薪火永相傳。本次活動是學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科技大學老教授回信精神,進一步培育尊師敬教氛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學院工會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文關懷的系列活動之一。未來,學院教師将繼續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以培養更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為目标,發揚“嚴謹治學、甘為人梯”精神,搭建更多的平台助力教師們用過硬的專業能力、淵博的知識水平和深沉的仁愛之心,為培育具有鋼筋鐵骨的高素質人才貢獻力量。

Baidu
sogou
Baidu
sogou